我市3家建筑项目扬尘防治荣登省级红榜——
“锁住”城市扬尘
一起在蓝天白云下欢喜
□ 时报记者 卢仙格
自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中涌现了一批落实“六个百分之百”较好的工程。9月19日,河南省住建厅对各地市扬尘治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建筑项目进行通报表扬,我市上村佳苑、博丰·明钻二期住宅小区、合鑫·中央公园住宅小区二期3个建筑工地榜上有名,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了解其扬尘防治的优秀做法。
植被绿化的工地闲置空地
1
我市主城区95%以上的建筑工地达到防尘标准
记者从三门峡市住建局安监站了解到,目前,扬尘治理对于我市的建筑工地来说已经变成一项重点工作,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打响,治理扬尘的观念也日渐深入人心。三门峡市湖滨区和商务中心区范围内一共有104个建筑工地,如今95%以上的建筑工地已经做到全面落实“六个百分百”,仅有部分即将完工的工地在扬尘防治细节上和相关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
该局安监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5月中旬左右,住市建部门联合环保部门曾组织建筑施工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到郑州一些扬尘治理达标的工地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进一步提高我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质量。当然,在扬尘治理过程中,我市也出现了一些多次不整改的建筑工地。“从今年4月份至今,三门峡主城区共有17家扬尘治理不到位的建筑施工企业受到行政处罚,罚款金额累计达到28.6万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督促管理,坚持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该工作人员说。
2
为防施工扬尘,工地喷淋设施全天候“在岗”
三门峡市上村佳苑、博丰·明钻二期住宅小区、合鑫·中央公园住宅小区二期均处于主体施工阶段,记者在3家施工现场均看到,工地上采取裸露土方全覆盖,主干道和作业场地全硬化,用来降尘的雾炮正开足马力,对着施工现场进行喷水除尘,3家施工工地已经全部将“六个百分百”(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落实到位,雾炮、塔吊喷淋设施、车辆出场冲洗设备等全天候“在岗”。
合鑫·中央公园住宅小区二期的相关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整个工地已经全部被抑尘网覆盖,采取哪里施工哪里才允许掀开的措施,目前工地内被抑尘网覆盖的面积达75000平方米,扬尘治理设备投资达到15万元以上。博丰·明钻二期住宅小区的相关负责人刘先生向记者介绍,工地现场专门安装了PM2.5数据监测报警器,如果工地内部的PM2.5值超过规定数值,报警器自动报警后,工地现场的喷淋装置便会自动开始喷水降尘。
3
全方位监控扬尘,闲置工地变清新草坪
记者在上村佳苑施工现场看到,工地内地面潮湿、硬化的路面两旁种上了一层绿色的小草,原来工地也可以带给人如此清新的感觉。该建筑工地的相关负责人张先生向记者介绍,为了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对场内空地闲置时间较长区域采用植草抑尘,达到既抑尘又绿化美观的效果。
同时,该工地在管理上也自创了很多方法,为提高员工的参与性,项目部对划分的责任区,每周四下午组织各部门、各劳务公司相互学习、检查,将工地检查的照片逐一播放观看,然后开始不记名打分评比,对各项检查分值达到85分以上进行奖励,对后两名提出批评和限时整改;场区全部进行封闭施工,在围挡上每60米安装一台摄像机,在塔吊顶部设置两台360度摄像机,全方位的进行监控。
4
雾霾季到来之前抓好“冬病秋治” 关键期
据了解,两个多月来,河南省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监测指标持续改善,优良天数继续增加,特别是8月下旬以连续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展示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初步成效,被百姓称为“攻坚蓝”。数据显示,自7月4日打响攻坚战至9月15日,全省省辖市PM10平均浓度降到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2%;PM2.5平均浓度降到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6%。
记者从三门峡市环保局了解到,进入9月份以来,我市的空气质量指数多日在全省地市中排名靠前。
9月19日下午,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二次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相关领导强调,当前攻坚战正处在事关全年、决定成败的关键阶段,要保持清醒认识,主动寻找差距,持续克难攻坚,突出抓好“扬尘污染、超标排放、燃煤锅炉、露天焚烧”这四项重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时,在当下必须抓住“冬病秋治”的有利战机,毫不松懈、一抓到底,为夺取冬季决战决胜打下坚实基础。
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但在“雾霾季”到来之前,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