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苹果进入丰收季
一不小心成了“网红”
□时报记者 卢仙格
据了解,今年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我国东北、山东、河南等多地果树遭受冰雹灾害,其中山东烟台地区雹灾严重,果农面临着“今年绝收、明年减产”的境地。如今三门峡的苹果已经进入成熟期,今年的苹果市场、行情怎么样,农民的销售渠道有何改变?对此,记者进行走访调查。
粉红色的红富士苹果十分诱人
A
三门峡“招牌果”已陆续开园
线下每斤售价在2.5元—3元
陕州区的西张村镇和张汴乡是该区苹果的主要种植地区,进入10月份,苹果已经陆续“开称”。张汴乡曲村的农户李师傅今年的果树是“小年”,苹果产量较去年有所减少,但是个头和品相比去年都有所提升,粉红色的苹果挂满枝头,让李师傅心里美滋滋的。
他告诉记者,相对于桃子、葡萄等水果,苹果的生长期长,成熟得比较晚,所以在管理方面难度更大,如今苹果都套两层袋子,在刚刚长成小果时,先套一层薄膜袋子,然后再套一层纸袋子,一是保证苹果的果面和上色更好看,二是真正做到无公害培育。“一年到头,每个苹果在手中差不多晃悠不下5遍,套袋苹果比较脆生,采摘时都必须戴上手套,并且要把果梗剪掉,真是比儿子还金贵啊。”李师傅笑着说道。
提前一天摘好一车苹果,李师傅和妻子第二天一早便起床去西张村镇卖苹果,他告诉记者,西张村镇是每年苹果客商聚集较多的地方,所以从四面八方赶来卖苹果的果农也特别多,为了能排在前面,只能起得早一点。“一年最忙的时间估计就是这几天,今年苹果的价格还不错,就是收购规格比去年更加严格。我们家今年套了10000多个袋子,大概可以卖近10000块钱,从果树现在的长势来看,明年应该比今年的产量多。”李师傅对记者说道。
和李师傅一样,曲村的大多数果农都选择苹果采摘下来直接出售。三门峡市农业局园艺站市场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三门峡苹果刚刚开园,陕州区等海拔较低的地区苹果已经成熟,灵宝寺河山等山区的苹果还未完全进入采摘期,市场初步价格是横径80厘米的苹果每斤在3元左右,横径在75厘米的苹果每斤在2.5元左右,和去年同期相比,价格略微有些降低,但幅度不大。
B
我市2016年上半年电商交易额达19.6亿元
苹果也是“大功臣”
据记者了解,三门峡的苹果销售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线下和线上销售。目前,三门峡的电商企业迅猛发展。记者从三门峡市商务局了解到,2015年,三门峡市全年的电子商务累计成交额为15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仅上半年三门峡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累计达到19.6亿元,比去年全年的总成交额还要多。而苹果作为三门峡的招牌产品,已经成为网络“红人”。
董女士是一位90后,截至目前,她的“网上果园”已经创办将近一年,她告诉记者,之前在云南上班,辞职回老家后,看父母卖苹果很辛苦,便想尝试在网上销售自家的苹果。“起初,只是通过网络卖给之前云贵川地区的同事,三门峡的高山苹果在那边特别受欢迎,所以有了很多回头客,最多一天的成交量在100单左右,现在微商和网络商城是我主要的销售渠道,最让我开心的是,现在我已经有了大大小小7个代理。”董女士告诉记者。
像董女士这样的“草根电商”在三门峡有很多,他们的道路是光明的,因为在三门峡一些起步较早的大型电商企业的经营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一家专营水果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其公司香酥梨的销售量达到8万斤。该企业在寺河山有自己的苹果种植基地,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都有,预计今年的销售总量在50万斤左右。另一家电商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预计2016年该企业的苹果年度电商销售额将达5000万元以上。
C
今年我市苹果产量有望再攀新高
记者从三门峡市商务局了解到,我市连年举办中国苹果年会暨三门峡陕州区苹果产销对接会,“三门峡苹果”已成为中国首批对美注册产品,4家苹果出口企业获得口岸直通放行待遇,“灵宝苹果”品牌价值达43亿元,居全国县级市水果品牌价值前列。
据统计,2015年,三门峡市的苹果种植面积82.65万亩,苹果产量187.52万吨,其中出口苹果达10.31万吨,货值9978.4万美元,出口量约占全国1/10。目前,三门峡苹果已成为河南首个获得国外检疫准入的植物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30余个,甚至打入加拿大、智利、美国等高端市场。目前,2016年三门峡的苹果总产量正在进一步统计中,预计将会超出2015年。
如今,三门峡特色农业发展如火如荼。据三门峡气象台消息,三门峡近期雨天较多,市农业局相关专家建议,各果区应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果树、果实生长状况,加强果园小气候调控和铺设反光膜、喷施叶面肥等果园后期管理,促进果实继续膨大、着色和品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