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数据看商务中心区建设
发展经济,我们就是这么拼!
□时报记者 兀越林
三门峡商务中心区,是围绕三门峡高铁南站,建设高端商务、旅游集散、休闲购物板块,面向黄河金三角地区的高端服务平台,是三门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自2012年5月发展规划获批以来,经过4年的规模建设,商务中心区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3700余套安置房正在办理交付使用,50多个签约项目开工建设。
A
以城市设计理念打造精品区域建设
在建设之初,商务中心区就本着“深挖内涵、彰显特色、强化生态、注重节能”的原则,结合区域地缘地貌、历史文化遗址,确立了“通天达水、斜谷(古)问今、虢城东来(紫气东来)、龙出金门”的城市设计理念,在确保规划与区域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基础上,确保规划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衔接,确保规划与区域自然环境相融合。
根据规划,商务中心区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就业岗位5万个,规划建设用地9795亩,其中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占24%,商业服务业用地占20%,居住用地占28%,绿化与广场用地占23%,其余为公共服务和公用设施用地。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区共建成公共绿地0.66平方公里,道路21.5公里,供水管道24.88公里,共有从业人员2135人。
B
以合理布局产业吸引大型企业入住
在整体布局方面,商务中心区按照“服务业企业集中布局、服务业集群发展、服务功能集合构建、空间和要素集约利用,促进大容量就业”的要求,发展金融服务、总部办公、商贸流通、商业购物、科技研发5大产业板块。打造以明珠大厦及其周边为主的高端商业区,以高铁站周边为主的中档商业区,以义乌商贸城为主的大众商业区,形成齐全的城市商业体系,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人口、资本向城区集中。目前,总部办公板块开工建设了湖滨大厦、玉皇山大厦等6个项目,商业购物板块开工建设了国美电器城等3个项目。
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商务中心区吸引了浙商联盟集团等大型企业入驻,签约了亚洲闽商财富广场、国美电器城等大型商务商业和高端住宅项目,累计签约项目60多个,占地近5000亩,建设规模达700多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00亿元以上。
C
以塑造良好环境带动拆迁安置工作
商务中心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注意保留区域原始风貌,保护古树名木,让城市融入自然,留住青山绿水。在以尊重自然、强化生态、注重文化为原则的前提下,以自然风貌为基础,以“三谷一河两广场”(青龙谷、苍龙谷、欢乐谷、苍龙涧河治理、明珠广场、站前广场)景观绿化为重点,以街心公园、社区公园、城市道路景观绿化为补充,为商务中心区塑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同时,商务中心区还把安置好拆迁户的问题当作区域建设发展的首要问题,通过落实政策、搞好赔偿、做好社会保障、促进群众就业等方法,切实引导拆迁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据统计,商务中心区累计拆迁居民3180户、拆迁企业320家、征收土地9000余亩。目前,龙湖新城、滨河新城两个大型安置社区已建成,正在组织群众回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