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进水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车辆停放在路边或是地下车库,由于积水太深导致车辆进水;
二是,车辆在行驶时,开进积水路段,导致车内进水、熄火,无法前行。
解决办法:
第一步:电话报案
一旦车辆被浸泡在水里,车主必须马上拨打保险公司电话进行报案。
第二步:现场拍照
如果保险公司无法及时到达现场,车主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请及时拍下现场照片和车辆受损情况,以便定损员进行定损。
第三步:救援爱车
保险公司与4S店都有拖车救援服务,但遇上恶劣天气,拖车也很紧张,这种情况下车主可自行联系救援公司进行拖车救援,涉及费用将由保险公司承担。
暴雨后
暴雨后趟水出行
这些疾病、危险要警惕
光脚蹚水回家后脚气变丹毒
近日因下雨蹚水患上各种皮肤病的市民骤增,主要是脚气(足癣)、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皮肤外伤感染等,严重的还患上了丹毒。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 A 组 β 溶血性链球菌。一般发病急剧,常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医生表示,丹毒严重时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甚至败血症。
暴雨产生的渍水中有大量病菌,大家要保护好皮肤,尽量不要光脚蹚水。蹚水回家后要及时用清水和肥皂清洗擦干腿脚,再换上干净的鞋、裤,以免病菌滋生。
窨井盖被冲走 洪水中潜藏陷阱
专家提示,汛期应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出行也要尽量绕开积水路段。如果不得不从积水路段通过时,必须要注意观察路面的情况。专家介绍,平缓水流中出现漩涡,可能是窨井盖被冲走,要小心 " 陷阱 ",可以拿一个竹竿在前面做探行。
没过小腿洪水也能导致严重后果
有人认为,只要不是走在齐腰深的水里就是安全的。专家指出,在水流速较快的情况下,即使是没过小腿的洪水,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水中行走 谨防触电
暴雨期间,市民居住区如有积水,应及时断开电源总开关。如果不得不蹚水行走,应注意观察周边有无电线断落地面、树枝压倒线路等危险情况。如果在水中感觉发麻等疑似触电征兆,可采用单脚跳的方式跳出积水区,切记另一只脚不接触到水面。救助他人时,要确保自身安全,并使用绝缘物体营救被困者。
受伤部位避免沾水以免感染
由于洪水中可能夹杂动物尸体、生活垃圾等污染源,在洪灾期间,应避免口鼻接触洪水,受伤的部位也要尽量避免沾水以免发生感染。
蹚水行走,学会这些招式更安全
下雨天井盖容易被冲开,切记不要靠近。如果非要蹚水前进,请学会这些安全的招式:
双臂向前伸展,在水中行走时,重心放在后脚上,前脚伸出,用脚尖左右扫动,确认前方是平地,双脚交替探路前进。如果还是踩空,身体在下坠时,两只伸开的手臂可以架在井口,防止身体被深井吸入。
示意图
有条件的话,找来棍子、结实的长柄雨伞等作为探路工具。但手持探路棍的方式很有讲究,持棍人应正手抓牢棍子插入水中探路。这样握棍,可以在人要失去重心时用棍子撑住。如果像钓鱼那样,手握棍子一端,将棍子斜插进水里,则不能在发生情况时,充分借助棍子支撑身体。
示意图
如果有两人结伴,可以一人在前,参照第一种方式探路,另一人双手抓紧前者裤腰部位,前脚虚、后脚实地跟着前进。前者如发生情况,后者可以第一时间反应将前者拽住,不至于坠井。
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