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子弟在军营”系列报道——山里娃的军营梦

2016-07-11 10:07:36来源:黄河金三角时报

“崤函子弟在军营”系列报道——

山里娃的军营梦

时报记者 郑帅 特约撰稿 毛兴炎 贾冬明

编者按:

为了鼓励更多年轻人走进军营,三门峡军分区联合《黄河时报》、三门峡电视台,推出“崤函子弟在军营”系列报道,带你见证崤函子弟在军营中成长,感受不一样的军旅生活。

据悉,我市今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此次招收男生对象为: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含高校在校生),年满17至22周岁;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高校毕业生,年满17至24周岁; 初中毕业文化程度青年,年满18至20周岁。

3次表彰为“优秀士兵”,2次荣立“优秀士官标兵”,荣获1枚“联合国维和勋章”,新兵阶段,以军事素质第一人的身份参加陆军某师猛虎杯比武,取得较好成绩……来自卢氏县山区的这位90后大男孩——张磊,入伍五年来,以这样的成绩向家乡父老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如今,张磊担任陆军某师某部工兵班长,“我一定要在部队干出一番成绩”,带着誓言、带着梦想,他的人生还在不断前行……

1

励志当兵,不让人生留下遗憾

张磊,出生在卢氏县沙河乡的一个小山村,家里有两个哥哥,他排行老三,两个哥哥都在卢氏县城从事装修工作。高中毕业后,家里原本也打算让他跟着两个哥哥学点手艺养家,一向听话的他,这次却没有按照家人安排的路走。他说:“小时候,常听当兵的表哥讲述部队生活,耳濡目染让我对部队充满向往。自那时起,当兵成了我的一个梦想,为了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这次我必须坚持自己的决定。”高中毕业后,他毅然选择报名参军。

2010年,因征兵名额有限,他当年没能如愿,而参加了军分区预备役。次年12月,他再一次报名,经过体检、政审,最终如愿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张磊(中)在向战士讲解装载机操作技巧

2

能吃苦,让他在军营崭露头角

“部队的生活是否和自己向往的一样?苦不苦?”面对这样的问题,张磊说:“我是一个来自大山的孩子,什么苦都吃过,这些对我来说都不算什么,部队的生活充实而精彩。”

能吃苦,让他在军营崭露头角。2012年,他以新兵军事素质第一人的身份参加了所在师猛虎杯比武,并取得较好成绩,为全体新兵树立了一名合格士兵的标准,并被上级表彰为“优秀士兵”。并先后参加吊车和装载机操作培训,成为了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2014年初,通过选拔共挑选400人进行集训,战术技能动作、5公里负重越野、射击、掩体构筑等项目集训。通过3个月层层筛选,张磊作为270名维和士兵的一员,赴非洲南苏丹瓦屋参加维和任务。

3

“入非维和,将是我一生的荣耀”

回忆过去5年的军营生活,张磊说:“最令我难忘的还属‘维和’这段经历,这也将成为我一生的荣耀。”

初到非洲,每天50摄氏度的高温给他了一个下马威。张磊说,非洲没有春夏秋冬,只有旱季和雨季,6月至12月是非洲最热的时期,而他在非洲维和的8个月当中,6个月都赶上非洲的“最热季”。非洲相对比较原始、落后,蚊虫肆虐。“每天除了工程保障任务,和这些蚊虫斗争也成了一项‘战斗任务’。”张磊开玩笑说。

“在非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些非洲小孩。”张磊说,同样来自农村的他,曾经历过贫穷,看到这些瘦小的非洲小孩,在执行任务之余,他经常将随身携带的单兵干粮赠与孩子们。部队也会帮助当地居民修建难民居所。以至于时间久了,每当中国维和官兵在训练或者执行任务时,附近的非洲居民都在旁边不断欢呼:“China! China! China! ……”

“人生因拼搏而精彩,军人因肩负使命而光荣。”这是张磊的人生格言。他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用朴实无华的行动来完成使命;没有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只有平凡中的一次次自我超越。他说,完成每一个使命都是他的荣耀,他非常喜欢这种挑战。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李园园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