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一准大学生收到不明录取通知书 提醒考生:应谨慎辨别

2016-07-11 10:00:08来源:黄河金三角时报 作者:阴波

近日,一份“不请自来”的通知书,愁坏了我市“准大学生”,这些“高考录取通知书”是否靠谱?这样的院校能不能上?

天上不会掉“馅饼”

接到通知书要多留个心眼

本报提醒:考生及其家长应谨慎辨别,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录取结果

时报记者 阴波

每一张录取通知书的背后都是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的结果。眼下,各大高校的录取工作已逐步开启,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工作也于7月中旬拉开帷幕。然而,一些“不请自来”的录取通知书,让不知情的考生和家长着实摸不着头脑。

1一份“不请自来”的通知书,愁坏了学生家长

近日,市民钱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反映,今年参加高考的女儿收到了北京某高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可女儿并没有报考这个学校,想知道这到底是咋回事。

“不知道这些‘不请自来’的通知书靠不靠谱,究竟能不能信?”钱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疑虑。

据钱先生介绍,近日,女儿收到一封北京某高校某国际学院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但女儿并未报考该校。“看到通知书感觉挺开心的,但仔细一想,女儿考得并不理想,怎么会被这所学校录取呢?后来,我打电话到学校一问,才知道通知书还没开始发放。”钱先生说,本以为女儿上大学没希望了,想再复读一年,没想到还收到了一份“录取通知书”。“虽说这个录取通知书看着挺正规,学校的名字听着也很‘大气’,但我们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后来上网一查,才知道这个学校并非国家承认的正规大学。”钱先生说。

无独有偶,刚刚参加完高考的程同学正在家中兴奋地等待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可没成想,近日收到了一份奇怪的录取通知书。程同学告诉记者,该邮封的封皮为北京某高校某学院,内有入学通知书和学校简介等文件,看起来非常“正规”。“我当时报志愿的时候没有报这个学校,怎么就被这个学校录取了呢?”程同学十分不解。

2“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出现一些‘不请自来’的通知书,很让人苦恼。”三门峡市一高陈老师说道。

据陈老师介绍,在学生参加完高考后,总有一些通知书会送到学校或者学生家长手中。“前段时间我们就收到了此类通知书,后经查实,并不是正常高招的录取通知书。当时就觉得有蹊跷,并没有将其发放给学生。” 陈老师说。

市一高高三负责人刘老师说道:“正规大学一般只在报考本校志愿的考生中录取,当然还要考生成绩达到本校录取分数线。现在,学生并没有填报该校志愿,却收到录取通知书,在通知书中,尽管该校承诺给考生许多优惠,但仍可能是这些不合格高校增加生源的一种非正规手段。”

“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学生、家长遇到类似情况应及时到学校或者招生部门核对a展情况。”刘老师介绍道。

3以官网为主,可拨打2816618进行查询

实际上,钱同学和程同学的遭遇并非个例。针对不少考生和家长都碰到的这种情况,记者采访了市招生办的工作人员。

市招生办的工作人员介绍道,考生未填报某高校志愿,分数又不到提档线却被录取的情况是不可能的。这些“不请自来”的录取通知书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非正规学校录取通知书,这些院校通过挂靠一些知名高校而吸引考生,但学生毕业后的学历却不被国家认可;另一种是正规大学的成人教育招生通知书,其日常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普通的全日制高校教育不同,毕业后获得的可能是函授类的证书。

“根据往年掌握的一些情况,个别民办学校、技校,会趁着高考完考生填报志愿的机会,向一些考生发出录取通知书。有些学校甚至打着名校的幌子招生,而实际上这些学校根本不存在,即便存在也只是自学考试本科。”该工作人员说道。

该工作人员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当收到自己并没有填报志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或接到计划外招生之类的电话时,考生和家长应通过河南省招生考试信息网查询录取结果或者通过三门峡市招生办查询,如果查询的信息与通知书(包括录取学校的名称、专业和层次)一致,那么录取通知书就是真实可信的,否则这个录取通知书多半是有问题的。同时,考生及其家长也可以拨打热线电话2816618进行查询。

4“不请自来”的通知书不会对学生填报志愿、档案产生影响

几乎每年高考录取工作开始后,总有一些“不请自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困扰着高考考生,让他们既摸不着头脑,又有一些担心。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考生根本没有报考的院校,却发来了“录取通知书”,且个人联系方式完全正确;担心的是,自己本来填报的志愿是不是已经被修改、档案是否会被调走?就此,记者采访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的工作人员。

“学生可以通过登录官网查询、电话查询等途径查询通知书的情况并核对通知书的信息,也可以查询档案领取情况。‘不请自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只是非常规招生的一种手段,并不会对学生的填报志愿、档案产生影响。”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的工作人员说道。

记者走访了解到,其实,此类录取通知书的手段并不高明,无非就是抓住了一些学生“急于上大学”的心理,引诱学生及其家长上钩。据该工作人员介绍,“不请自来”的通知书大部分都集中在三本、大专院校,为此,填报三本、大专院校的学生更要慎重核对录取信息。同时,学校应加强对考生及家长的防诈骗知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识别此类录取通知书。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李园园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