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媒报道,在被“财大气粗”的中国竞争对手抢走大块市场份额后,印度智能手机制造商正寻求印度政府的帮助。
以销量计算排名印度第二大智能手机品牌Intex Technologies的创始人纳伦德拉班萨尔对媒体表示,每个孩子都需要他们的父母扶一把。Micromax首席营销官沙巴吉特森甚至认为,印度政府应通过对进口智能手机和零部件征收高额关税来“缩小印度生态系统与中国生态系统之间的差距”。
可以看到,印度厂商“反弹”的背后是去年市场份额上的节节败退,在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中,2016年最后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已从一年前的14%上升至46%。同一时期内,印度品牌的市场份额从54%滑落至20%。
但从现状分析来看,来自于中国厂商的竞争不应该成为印度厂商市场失落的理由。
中国厂商进入印度市场要追溯到山寨时期,那时候中国厂商多以白牌和ODM为主,手机的销售价格也只在30美元到40美元之间。依靠着深圳的配套能力,那时候中国的手机厂商甚至在印度市场上打败了诺基亚,并且为印度本土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如Micromax,这个曾经的印度本土第一大品牌与深圳就有着不可切断的关系,从金立到闻泰,再到中兴下面的兴飞公司,目前的Micromax依然在和中国公司合作生产手机。而印度本土另外一些手机厂商Intex、Lava和Karbonn等基本仍是走中低端品牌路线,并且找中资合作。
可以说,印度时本土手机厂商身上有着“中国制造”的血液,且中国手机厂商已经深度侵入当地制造业。而用Counterpoint分析师尼尔?沙阿的话来说,(向政府求救)事实上是印度品牌正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