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谢“裸条贷”:她的死,可能不是因为虚荣

2017-04-16 16:08:24来源:中青舆情监测室 作者:朱立雅、王帝

不过,信用卡办理的高门槛、信保难度使得大学生难以轻松获得银行的正规信贷体系保护,而伴随着快速生长的互联网电商购物,过度的消费需求使得大学生迫切地需要另外一种低门槛的信贷模式,“校园贷”便应运而生。

2014年,出现“校园分期”,他们先从iPhone等大学生钟爱且有点“买不起”的商品切入,结合电商、地推和分期付款的优势,短平快地迅速在全国大学蔓延。分期乐,趣分期,爱学贷等“校园贷”快速兴起,各类“校园贷”平台纷纷创办。曾有统计显示,2016年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信贷规模已突破800亿元。这一规模在2015年才260亿元。大学生收入少,但对数码产品、旅游、娱乐方面的需求大,更容易接受信用消费、分期付款。“校园贷”平台抓住了大学生的这些需求,在校园内大力推广。但近一年多,频频出现了黑代理、裸贷等“校园贷”陷阱,一些大学生因此成了受害者或是犯罪者。

2016年,网络借贷平台“借贷宝”的一份“裸条”8.75G压缩包在网上流传,其中包含了167名女大学生的裸照及视频,瞬间把非法“校园贷”等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一时间舆论一片哗然。

在当时,舆论普遍认为,助力非法“校园贷”横行的是不少大学生因爱慕虚荣,相互攀比等心理,而形成的高消费行为。在2016年12月6日,中青舆情监测室就曾发表《“裸条”背后,需要的不只是一句“活该”》,在对当时的舆论场进行抽样分析时,面对借贷宝引发的“裸条”事件,对当事人表示出“不同情”的声音占比达三成多。嘲讽打趣的声音多,同情理解的声音少。其原因,在当时诸多的网民评论中,所找到的答案是“这些女生咎由自取”。

但这种“恨铁不成钢”的论调,掩盖了“另一面”。

阅读全文
    相关标签:
阅读(0) 编辑:ET005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