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一男子三获国家建言献策类奖项 我省尚属第一人

2016-11-10 10:12:16来源:黄河时报 作者:张迪

我市青年刘田忠三获国家建言献策类奖项,在我市乃至全省尚属第一人

“虽然离开了农村,

但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时报记者 张迪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我市青年刘田忠撰写的《美丽乡村建设要做到“五位一体”》获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二等奖。

今年是刘田忠三度获奖,2006年、2011年,他曾为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积极建言献策,分别获得优秀奖和三等奖。连续三度获得国家级殊荣,在我市乃至全省尚属第一人。

11月7日,记者有幸见到了刘田忠,面前这位朴实憨厚的青年人,让人很难想象他已经有15年的建言献策生涯,并撰写了多篇文章,且多次获得大奖。

大学毕业后做过保安、工人但他还有更高远的人生目标

采访刘田忠之前,记者了解到,他曾在多个岗位工作,算是一个经历比较丰富的人。

“我来自山区农村,家里的生活勉强过得去,通过自己努力考上了大学,1999年大学毕业。”刘田忠说,他毕业后,并没有得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而是回到家里务农、当保安、做销售等等。直到2002年,他才被安排到离家并不算近的朝阳村当一名教师。

刘田忠告诉记者,当时条件十分艰苦,有时候遇到刮风下雨时都吃不上饭,更是很少能吃到蔬菜。曾经一年中有10个月都牙疼得厉害,看了医生说是营养不良造成的。“由于离家远,从家里捎一袋馒头到学校,都需要一两天。夏天的馒头容易发霉,我就晚上把馒头拿到室外风干,再拿到学校,吃的时候用开水冲泡后再吃。”

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打垮这个年轻人,而是促使他努力改变命运。后来,刘田忠先后被借调到当时的陕县检察院、陕县教育局等地工作。直到2011年,他到市交通局工作,一直干到现在。他说,无论在哪里工作,干什么工作,唯一不变的是多读书与勤思考。

多读书、勤思考像孙少平那样生活

在刘田忠的办公室,最显眼的就是堆成一个个小山似的书、报纸和笔记。他说,从初中到现在,读过多少本书自己已经记不清了,但是读书笔记陆续写了有30余万字。

刘田忠读过许多书,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当属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他说:“我上初三的时候,省吃俭用花一二十块钱买了本《平凡的世界》,看了很多遍后还意犹未尽。上高中时,这本书落在了家里,只好又买了一套;后来上了大学,又买了一套新的。”

“生活生活,生下来,活下去。人何以存活发展,关键靠自己。作为与陕西毗邻的豫西农村的一个‘70后’,每每读起《平凡的世界》,就深深为孙少平面对生活上的坎坷曲折时不屈不挠、奋力向前的巨大精神力量所鼓舞。”刘田忠说,孙少平出生在农村,与命运抗争不妥协,那么他也可以靠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刘田忠,干农活时闲下来就看书,打工的时候也不放弃阅读,看完书还会反复思考。在刘田忠的笔记上,写满了他有感而发的文字以及对文章的注解,收到上级指导性文件,他也会逐字逐句阅读,弄懂文件的意思,然后思考如何解决。

学中干、干中学为时代发展建言献策

刘田忠靠自身的努力,改变了生活。通过学中干、干中学,好读书、勤思考,他连续三度获得国家级大奖。

“2006年,当时是手写文章寄过去的,底稿已找不到。‘十三五’规划问计求策活动,是去年11月开始的,当时两个月内收到了海内外1.6万人提出的3万多份意见和建议。最终通过评审评选出个人奖项135个,其中一等奖20个,二等奖40个、三等奖75个。”刘田忠说,据他所知,河南省今年获奖的只有两个人。他的文章能够获奖,也许是因为观点新颖,美丽乡村和“五位一体”很好地结合到一起,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可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比如‘五位一体’中的经济建设,美丽乡村融合进去,就是乡村工业发展、农业发展、特色发展要跟上。缺乏产业支撑的美丽乡村建设就像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刘田忠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根在农村,做人不能忘本,虽然离开了农村,但仍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热爱这片土地,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为国家发展大计建言献策。”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李园园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