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在三门峡黄河湿地的大鸨
资料图
(记者徐小龙)“连续5年了!真是激动人心!今年我们在三门峡黄河湿地再一次发现了大鸨!”11月1日上午,记者从三门峡黄河湿地管理处获悉,10月31日,该管理处工作人员在灵宝市境内的黄河湿地进行日常巡护时,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鸨的身影,这已经是巡护人员连续5年在三门峡境内的黄河湿地观测到这种珍稀鸟类了。
“10月31日当天,工作人员在巡护过程中观测到了5只大鸨,当天还观测到了3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鹤。此前,最多的一次曾观测到100多只大鸨。”该管理处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说,大鸨的警惕性很高,喜欢在空旷开阔的地带停歇、觅食,因此,远离村庄人群且面积广阔的三门峡黄河湿地滩涂成了迁徙的大鸨们落脚停歇、越冬的首选。“5年,真的是个让人欣喜的数字,这也印证了三门峡的自然环境一天比一天好。”这位工作人员开心地说。
据悉,自2012年冬,该管理处工作人员首次在三门峡黄河湿地观测到大鸨后,工作人员便开始逐步加强对大鸨现身区域的巡护,并定期观测大鸨数量变化及其活动规律。值得一提的是,大鸨作为极度濒危鸟类,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已将其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目前,全国估计仅有500只,因此,大鸨也被称为鸟中“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