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三门峡那些高温下的高龄摊主

2016-08-04 10:23:20来源:黄河金三角时报 作者:卢仙格 阴波

高温下的高龄摊主

□ 时报记者 卢仙格 阴波

三伏天,高温下,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你或许会看到这样一群人的背影:凌晨5时,他们从城市周边的农村进城;上午8时,他们忙碌得来不及吃早饭;中午12时,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他们却很难有一席之地休息。他们就是高温下,进城卖瓜果蔬菜的“大龄”摊主。近日,记者走近头发花白的他们,了解背后的酸甜苦辣。

饿了就吃点从家带的桃子

闲下来时赶紧吃点饭

凌晨6时左右,陕州区张湾乡62岁的刘大爷已经带着他的全部“家当”在植物园农贸市场占了一个好位置。“占个好位置,可以卖得快一点。”刘大爷说。刘大爷所谓的“家当”其实就是一些韭菜和青菜。六七把韭菜、青菜,被刘大爷整齐地摆放在地上,两个略有年头的化肥袋是刘大爷的“蔬菜仓库”,每当卖完一些,他都会小心翼翼地从袋子里拿出剩余的菜,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的谨慎。

整理被拨乱的蔬菜

闲时看会儿报纸打发时间

中午12时,行人纷纷躲避着高温,而70岁的孙大爷却守在自己的摊位前等待着买主。“这个老大爷隔三岔五来这卖点自种蔬果,常常是一大早来,下午三四点回家。”附近摊位的陈先生说,“他卖的东西很便宜,从不讨价还价,很多人看老人挺不容易的,都过来买他的东西,好让他早点回家。”下午2时左右,孙大爷的大水杯里的水已经下去三分之二了,两个篮子里的蔬菜还剩下许多,没人光顾时孙大爷就看会儿报纸打发时间。“没办法,便宜也要卖出去,不然大老远再带回去,就划不来了。虽然换不了多少钱,但至少我还可以自立。”孙大爷说。

把自家地里产的粮食带进城去卖

等待买主

随后,记者在植物园菜市场、公园路菜市场发现,像刘大爷、孙大爷这些进城卖瓜果、蔬菜的高龄人群并不在少数,他们大都是在下午两三点才开始吃中饭,而有些人为了省钱,甚至把质量略差的水果当作午饭。

如果你看到这些高龄摊主,就带一些时鲜果蔬回家吧,它们有最亲近泥土的质朴味道。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李园园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