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博 通讯员王梦远) 7月21日,记者从三门峡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获悉,今年上半年消费者投诉热点出炉,结果显示,该中心接到消费者各类案件共计3405件,其中申诉556件,举报56件,咨询2793件。在消费者申诉案件中,商品消费申诉338件,占申诉总数的60.8%;服务消费申诉218件,占申诉总数的39.2%。
统计报告还对今年上半年我市消费者申诉热点进行了分析,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日用百货类申诉高居榜首。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鞋类商品“三包”期内出现鞋底开胶、鞋跟断裂等质量问题,商家无故拒绝退换货,或因维修时间过长产生消费纠纷;二是衣物在“三包”期内出现开线、严重掉色染色等质量问题时,商家以消费者使用不当为由拒绝承担售后“三包”责任;三是消费者在小商铺购买的日用小百货,商家一般不出具购物凭据,且“三包”凭证不齐全,售后维权困难。
交通工具类投诉逐渐增加。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汽车质量及售后维修问题。在法定“三包”的时间或里程范围内,车辆零部件出现故障,商家拒绝承担“三包”责任;二是车辆证件、手续问题。消费者购车后,商家不能在约定时间内交付车辆全部证件,导致后续手续无法办理引起的纠纷;三是汽车销售过程中存在强制捆绑消费保险问题。
通信器材类申诉重点集中。问题主要是在通信产品及其配件在“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商家与售后推诿扯皮,或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售后屡次维修不好的产品,商家拒绝承担应负责任。
家用电子电器类申诉居高不下。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电器售后维修检测服务跟不上,送货、安装不及时,商家不履行“三包”义务,消费者退换货无保证;二是手机质量和性能不稳定,短时间内出现通话质量差、频繁死机或自动关机、屏幕不显示等质量问题,售后服务不专业,不能准确判明故障,维修时间长、次数多。
居民服务类申诉仍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少商家在收取预付款后,服务质量大打折扣,或者关门撤店,导致纠纷频出;一些经营者为追求利益,使用质量差的产品甚至是“三无”产品,导致消费者受到身体伤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