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气爱“搅局”
看看咱三门峡粮食收成咋样
截至目前,全市收购小麦近17万吨,已超去年夏粮收购总量
□时报记者 詹江峰
眼下正值小麦收购的高峰期,记者调查后了解到,受麦收期间极端天气的影响,今年我市部分地区的小麦品质有所下降。那么,今年我市小麦市场价格走势如何?对农民的收入又有何影响呢?
清筛小麦
1
截至7月12日,共收购小麦16.5万吨
昨日,记者从三门峡市粮食局获悉,今年,三门峡市小麦收割面积120.8万亩,单产288.5公斤,总产量35万吨,较去年增产12.6%,商品量在20万吨左右。
据市粮食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受小麦质量问题影响,夏粮收购市场清淡,市场价格走势偏低。我市品质较好的小麦市场价格一般在1.08—1.14元/斤,品质较差的在0.9—1.0元/斤;市场平均价格为0.98元/斤,比去年的1.18元/斤下降了0.2元/斤。
“今年,全市共21家国有企业、12家民营加工企业和100多家粮食经纪人参与了夏粮收购。6月底,根据收购工作进展情况,全市共确定最低收购价收购库点14个。”该工作人员说。据了解,截至7月12日,我市共收购小麦16.5万吨,已超过去年夏粮收购总量16万吨。其中按最低价收购9.8万吨,按市场价收购6.7万吨。
“三夏”党员志愿者正在服务售粮群众
2
受极端天气影响,30%以上小麦不完善粒超过10%
市粮食局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今年小麦收获期间,我市连续出现大风、冰雹、雷雨等极端天气,我市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出现了新麦质量下降(主要是萌动、发芽和赤霉病粒等不完善粒指标超标)的问题,导致我市30%以上小麦不完善粒超过10%,达不到国家标准,收购形势相对比较严峻。
“为将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全市各小麦收储库点对萌动粒和生霉粒的检验,都严格执行小麦收购质量标准和验质程序,确保准确公平。同时,对于农民出售的疑似不完善粒超标小麦,收储库点无偿为群众提供清筛服务。经过清筛整理后,再按照检验程序和规定进行扦样、定等,指导售粮群众对不完善粒超标和不超标的小麦分开存放、分别保管、分类销售,实现好粮好价。”该工作人员说。
小麦入库
3
启动托市价格后,农民每百斤可增收20元
据了解,今年我市继续执行国家托市收购政策,按1.18元/斤的到库价收购符合国家三等质量标准的小麦,相邻等级之间差价每斤0.02元。
“启动托市收购后,每斤小麦的价格是l块1毛8,比市场价每一百斤高出20块钱。”家住湖滨区高庙乡侯村的侯先生说。今年他家种了3亩小麦,受极端天气影响, 平均亩产700斤左右。小麦上市时,市场平均收购价每百斤只有98元,比去年价格下跌了20元,这让他愁坏了。我市粮食部门启动托市收购后,他按每百斤118元的价格把粮食全部卖给了国有粮库,仅价差一项就能增收400余元。
4
总仓容24万吨,完全能够满足农民的售粮需要
据了解,今年我市国有粮食企业预计收购夏粮20万吨,通过腾、并、挤等手段备仓22.3万吨,自筹资金1100万元,新建仓容1.7万吨,总仓容24万吨,完全能够满足农民的售粮需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方便农民售粮,今年我市各大储备库首次实现了“一卡通”服务模式。“一卡通”具备电子信息收录功能,在售粮的每个环节,都能全程记录跟踪。一般情况下,在下午4时前完成结算业务的售粮群众,个人的银行卡当天就能收到粮款,下午4点后完成结算的群众,最迟也能在第二天收到粮款。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我市部分收粮点仍有明显的排队现象,该工作人员提醒售粮的农民朋友和粮食经纪人,我市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收购政策将会持续到9月30日,售粮时间十分充裕,大家可以选择错峰售粮,以免因等待时间过长而排起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