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数字的背后
天鹅城正华丽丽地蜕变
□时报记者 张迪
随着城乡规划、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一批城建重点工程的有序推进,三门峡的城市面貌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过去的一年中,三门峡究竟发生了哪些精彩的变化?让这些数据来说话吧。
84条背街小巷
泥泞难行的小道如今“颜值”大增
城市建设要“面子”,更要“里子”。而背街小巷就是这座城市的“里子”,也是老百姓出行的第一道口。
家住市实验高中对面一老小区的刘女士说:“我们家门口这条路原来是土路,每遇下雨下雪时,路就特别难走。而且有时候学生的摩托车、电动车也停在院子里,小区进进出出很多人,也不安全。”但是如今,这条背街小巷完全变了模样,铺上了水泥,安上了电子门。“铺好有半个多月了吧。路修好后,我们居民也自发给大门口安上了电子门,现在进出都需要电子钥匙,非常方便、干净还安全。”
记者从湖滨区交通局了解到,市区共有背街小巷116条,其中需要硬化修缮的道路有84条,我市计划分三期对84条道路进行改造。其中,一期改造项目42个,已于2015年底完成改造,包含车站街道14个,湖滨街道13个,前进街道4个,涧河街道11个;二期、三期42个项目计划于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造。
“2015年10月初,湖滨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洁城行动’的要求,背街小巷道路改造项目全面启动。一期42条道路改造任务已于去年年底全部完工,而二期、三期42条道路也于今年3月同时开工。截至目前,84条改造道路已完成70余条,剩余道路正在紧张施工,预计9月底全面竣工。”湖滨区交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7座城市桥梁
桥梁全面“体检”后维修加固,让出行更安心
城市桥梁运行安全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出行安全,其养护工作更是马虎不得。记者从三门峡市政设施管理处了解到,从今年6月起,市区7座桥梁开始进行加固维修,包括黄河路立交桥、崤山路立交桥、六峰路涧河桥、上阳大桥、九孔桥、银山立交桥、上阳路改造工程高架桥。
“去年1—5月份,专业人士对市区7座桥梁进行了全面检测,根据桥梁特点以及检测结果,今年6月开始进行加固维修施工。截至目前,六峰桥下部加固已完成三孔;上阳路高架桥下部施工正在进行中;九孔桥已完成了桥下部施工,计划近期开展桥上施工。”三门峡市政设施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
该工作人员介绍,届时,服务单位还将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和服务要求,对市区桥梁进行完整性检查、定期检测和评估报告以及病害维修设计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保障城市桥梁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此外,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三洋铁路等重要交通道路正在紧张有序施工中。
1个旅游度假区
湿地公园除了景美,以后还能吃美、玩美
据悉,三门峡黄河天鹅湖湿地旅游度假区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是在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陕州公园、黄河公园基础上整体规划提升,集黄河体验、天鹅观赏、湿地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建设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主大门广场、停车场及14条园路放线、土方开挖及回填、灰土等基础性工作;亲子游乐园主船道已挖掘百余米;岩石花园、湿地花园等重点项目的土方开挖和回填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黄河天鹅湖湿地旅游度假区项目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为天鹅湖湿地公园提升工程和陕州公园至黄河公园连接带工程。陕州公园至黄河公园连接带工程主要任务是打通连接道路,高标准修建环型生态休闲体验观光园路,辅建绿色休闲人行步道和绿色自行车骑行通道,让市民在休闲体验中领略黄河四季风采,预计今年10月份竣工投入使用。
“度假区建设的项目有主大门广场、游客接待中心、园区停车场、岩石花园、湿地花园、自驾车营地、黄河小吃街、亲子游乐园等,届时,好玩、好看、好吃的统统能在这里实现。”该工作人员说,该度假区建成后,将成为三门峡主城区旅游“龙头”,对促进休闲文化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个水利工程
大石涧、张家坡、池芦水库水源工程建设进行中
“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市有大石涧、张家坡、池芦3个重大水库水源工程开工建设。为了解决水源工程少,丰水年、汛期水资源流失,枯水年、大旱之年无水可用这个突出问题,市水利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先后开工了3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记者从市水利局建管科了解到,大石涧水库工程一方面可发展农田灌溉,另一方面可作为城市供水备用水源工程。该工程位于陕州区店子乡大石涧村,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73平方公里。目前,该工程移民搬迁工作已经全面铺开,预计7月中下旬具备开工条件,总工期为27个月。
张家坡、池芦水库是陕州区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我市重大水利建设工程。张家坡水库位于西张村镇张家坡附近的苍龙涧河上游,目前正在进行基础开挖工作,7月底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程,预计2017年底主体工程完工。池芦水库位于宫前乡瓦窑沟村的永昌河太子沟支流,目前正在浇筑水库大坝基础工程,预计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完工。
据悉,我市现有水库87座,大多修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十三五”期间,我市已经规划水库水源工程22座,其中义马市1座、渑池县3座、湖滨区2座、陕州区5座、灵宝市6座、卢氏县5座,预计投资40多亿元。这些工程的陆续开工,对防洪任务以及农业灌溉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