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少年救人获刑:见义勇为也有法律边界

2016-04-20 11:08:12来源:中国青年报

漫画:徐简

小郭在练习武术

小郭提供的释放证明书

》》色狼性骚扰女子 少年为救人将其打成重伤获刑

一间斗室,一盏孤灯,一壶酒,一位智者,一位少年。少年功成,就要离别,智者举酒,有言相告。“功成之后莫轻使,持技欺人忘德行。”智者说。“不用武力,怎能伏魔,”少年问。“功夫有限,仁者无敌。”智者说。

“本人郭刚(化名),男,17 岁,系四川省江安县中华武校的在校学生,因2015年3月23日一次见义勇为行为被判刑……希望那名女子看到这条消息能为我们出庭作证,法院或许能够启动再审程序改变我们的命运。”4月16日晚8点34分,新浪微博网友@鲨鱼唱歌给海听发布了一条微博,称高中同学郭刚因见义勇为获刑,希望找到受害女子为同学作证。

短短两天,该微博转发量就超 3 万,网友评论观点分明,事实到底如何?4月18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联系上当事人小郭。小郭表示,这次“见义勇为”将对方打成重伤,给他带来了未能预料的后果,希望找到受害女子,改变命运。

………………………………………………………………………………

法律之所以要给正当防卫设定限制性条件,这是因为该项制度的初衷在于鼓励人们阻止犯罪,而非鼓励他们对违法者动用私刑,乃至过激报复。

-------------------------------------------------------------------

“本人郭刚(化名),男,17 岁,系四川省江安县中华武校的在校学生,因2015年3月23日一次见义勇为行为被判刑……希望那名女子看到这条消息能为我们出庭作证,法院或许能够启动再审程序改变我们的命运。”近日,网友发布了一条微博,称高中同学郭刚因见义勇为获刑,引发争议。(《成都商报》4月19日)

微博发布者并未捏造事实,少年确实出于见义勇为而卷入这起刑事案件,但因为片面地发布事情真相,引起了不少人对这起事件的误读,进而对判决公正产生质疑,甚至产生了“法律何以不保护见义勇为者”的误解。

在刑法领域,对见义勇为者,有着较完整、成熟的正当防卫制度。我国刑法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然而,防卫者不负刑事责任的前提在于“正当”,否则,即便是出于见义勇为初衷也须承担责任。

正当防卫必须符合四个条件。一是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二是必须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三是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不能“围魏救赵”。四是不能超越必要限度,否则将构成“过当防卫”。法律之所以要给正当防卫设定限制性条件,这是因为该项制度的初衷在于鼓励人们阻止犯罪,而非鼓励他们动用私刑,乃至过激报复。

一方面,法律要求能用较缓和的手段制止住不法侵害时,就不允许采用激烈的防卫手段;为了避免较轻的不法侵害,不允许因防卫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对于没有明显危及人身安全或者国家和人民重大利益的不法侵害行为,不允许采用重伤、杀死的极端手段。另一方面,法律也规定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不受防卫限度的限制。

同时,由于不法侵害往往是突然袭击,防卫人没有防备,精神极度紧张,情况又十分紧急,必须立即作出反应,一瞬间往往没有条件选择一种恰当的防卫方式、工具和强度来进行防卫,甚至也难以预料防卫所造成的后果。因此,司法实践对正当防卫行为并未提出过严要求,只要当时情形并非明显过当、时间点并未明显不妥,一般均认定为正当防卫。

从报道来看:“现有证据查明小郭是制止了该男子的不法行为后,且受害女子已经得到有效保护离开后,小郭因其他语言不和再次出手。”并且将其打成重伤。这就难以构成正当防卫,而是“事后防卫”。此外,法院考虑到少年未满十八岁;有着见义勇为初衷;因部分赔偿得到对方谅解,进行了大幅度减刑并施以缓刑,可以说,这不仅于法有据,也合情合理。

阅读全文
    相关标签:
阅读(0) 编辑:ET005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