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善举】为让老兵精神薪火相传

2016-03-30 08:50:06来源:西部晨风 作者:刘晨宁

“3年时间,1000多个日夜,行程近两万公里,自费投入40多万元,他历尽磨难寻找最美老兵,用镜头记录最美老兵……”这是3月13日河南卫视《中原国防》栏目播出的一段人物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张东波,是三门峡市博众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现在他的另一个“头衔”更为大家熟知——“因寻找最美老兵而最美的人”。

“哪里就成了‘最美的人’呀,大家太高看我了……”近日,记者见到张东波,提起网友对他的赞誉,他连连摇头,十分谦虚。生于1980年的张东波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崇拜军人,向往军营生活,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当上兵,“这一直是我的心结,也是我开始拍摄《寻找最美老兵》系列纪录片的初衷”。

2013年,张东波开始和自己的团队策划筹备拍摄事宜,“我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寻求老兵的线索时,有人支持我,但更多的人说我是在作秀”。不顾外界的质疑,2014年10月,张东波团队正式踏上了拍摄之路,前往卢氏县双龙湾镇对老兵刘保山进行采访拍摄,并于当年11月制成第1集纪录片《8分洋到500元的70年平淡经历》。该纪录片在腾讯视频播出后,短短几天时间,视频点击量直线上升,张东波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随后,他和团队以三门峡市区和卢氏县为起点,辗转信阳及山西、陕西等地寻访老兵踪迹,目前已制作完成了《寻找最美老兵》纪录片25集。镜头中,25位历经战火洗礼、出生入死的革命老兵和他们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每集只有2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的网络播放量均有数百万次,收获了网友的大量点赞和好评。

成功的背后,只有张东波知道有多少艰难。“先搜集老兵信息,核实无误后才能开拍。为了保证片子质量,我们每次至少要去5个人,分别负责采访、编导、摄像。”张东波表示,老兵们由于年事已高、记忆模糊、乡音浓重,沟通起来十分困难。有的老兵住在偏远深山,交通不便等等,这些都给纪录片的拍摄带来巨大挑战。“我们就给老英雄们带些慰问品,在他们家附近搭帐篷住下,一次次和他们聊天沟通,经常一待就是四五天,后期剪片子时发现有什么欠缺,还会再去补拍一次……”

在跋山涉水的拍摄过程中,张东波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些纪录片中,既有投笔从戎的有志青年,也有被战乱饥荒逼迫从军的小伙;既有赤手空拳与敌人肉搏的壮举,也有父子两代相继投身军营的佳话。“我问过所有老英雄同一个问题‘你后悔从军吗’,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不后悔。”谈及现在的生活,老兵们都说:“很多战友年纪轻轻都牺牲了,我现在健健康康有吃有喝,还要图啥?”张东波说:“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一名叫牛雨三的老兵,他拥有11枚军功章,他说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唯一的遗憾就是在老有所为方面还有欠缺。他已经90多岁了,还在想着给国家作贡献,这让很多当今的年轻人汗颜啊!”

“大概只有真正上过战场的军人,才能理解生命与和平的伟大,英雄们的精神既丰富又宝贵,太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去学习和继承!”于是,张东波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定为“寻找、倾听、感悟、传承”,力争从每个老兵的人生经历中挖掘其精神之美。

随着张东波的“名气”越来越大,三门峡市政府接待办、卢氏双龙湾景区、长城汽车等单位和企业也为他提供了各种支持,张东波表示将坚持《寻找最美老兵》的拍摄之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一定会坚持做下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老兵故事传播得更远,让英雄光芒永不磨灭”。(记者 刘晨宁)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李园园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