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一古稀老太太的绘画“绝活”

2016-03-03 09:31:49来源:西部晨风 作者:宋贵平

赵爱荣正在绘制上山虎 文/图 记者 宋贵平

一手执毛笔,一手握色盒,在茶几上的一张白纸上勾线、涂色、丝毛,不到两个小时,一幅栩栩如生的《上山虎》就跃然纸上——这是日前记者在灵宝市农民赵爱荣家里看到的情景。

现年78岁的赵爱荣是灵宝市函谷关镇孟村人,她所绘制的老虎、钟馗、四季屏等色彩鲜艳、造型质朴、寓意吉祥,深得乡亲们的推崇和喜爱。

画虎是赵爱荣的“绝活”之一。细观她绘制的《上山虎》作品,画面左部一只斑斓大虎攀崖向上而立,虎头朝右,昂首长啸,与画面右上方高悬的一轮皓月遥相呼应;山崖上古松枝干遒劲、针叶苍翠,山脚下溪水回转、清流潺潺,整幅作品给人以昂扬圣洁之感。谈及画虎,赵爱荣指着自己近期的几幅作品说道:“虎头部的姿态有正面、侧面和半侧面三种,身体的姿态分上山和下山两大类型。画虎常用的技法是丝毛,毛丝得好,虎就显得生动自然。”老人还告诉记者,上山虎寓意蒸蒸日上,适合家庭悬挂;下山虎寓意威严庄重,适合公堂大厅悬挂。欣赏老人的画作,不但虎的形态各异,而且画面的配景也是意趣横生:春天的百花盛开,夏天的绿草茵茵,秋天的树叶枯黄,冬天的岁寒三友……真可谓精彩纷呈。

在赵爱荣家客厅的墙壁上,贴着一幅《钟馗舞剑》的画,这是她的另一个“绝活”。画面上的钟馗赤面长须、怒目呲牙,相貌威严;右手持剑,左手向前,仿若正在擒拿妖魔;在钟馗的身旁还有一只蝙蝠相随。赵爱荣告诉记者:“在人们的心中,钟馗可以纳福驱邪,保家人平安。我去年端午节前一共画了8幅钟馗,后来都被亲戚们求去了。”谈及画钟馗的巧妙之处,赵爱荣说:“用上好的朱砂和白酒调制成颜色,在农历端午节正午时分用朱砂颜色为钟馗的眼睛画瞳孔,这叫作‘点睛’。”

除了画虎和画钟馗,赵爱荣的四季花鸟条屏作品也十分精彩。在她的居室床头上方就有一组四季屏作品,分别是《柳燕桃花》《鲤鱼戏莲》《蝶舞金菊》和《鹦鹉赏梅》,体现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怡人景致,画面构图饱满、动静结合、风格淳朴,民俗味道十足。

赵爱荣说,她从小就善于观察,喜爱美术。每当看到书上、烟盒上、家具上、器皿上的图画,她就仔细观察比例和构图,照着画下来;村里的大妈大嫂们逢年过节塑面花、剪窗花,她也跟着学;见到民间艺人捏泥人、扎纸马,她背地里模仿着做。她经常用毛笔将一些自己喜欢的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图样绘制在毛边纸上,作为范本反复练习。经过长期地磨炼与积累,年轻时的赵爱荣就已经画得得心应手。她经常应村民之邀绘制门帘、布兜、枕头等婚嫁用品,还在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期间为乡邻们剪窗花、扎灯笼、塑面花,赢得了乡亲们的称赞和尊重。

如今,赵爱荣被孩子接到了灵宝市区居住。赵爱荣的女儿薛艳婷说,母亲不喜欢玩扑克,也不会打麻将,一辈子就喜爱绘画。自从住到城里后,她每天除了出去散步外,其余的时间和心思全都用在绘画上。母亲的绘画作品都作为礼品送给了亲朋好友。

赵爱荣坦言,家庭和睦是自己绘画最大的动力。曾是厨师的老伴如今仍然勤快能干,儿女们也很孝顺,而她在老伴和儿女们的悉心照料下,眼不花、耳不聋,身体硬朗,感到生活温馨、心情舒畅,所以绘画的热情就持续不断。

醉心于绘画的赵爱荣,生活充实,不觉岁月流失,不让时光虚度。凭借一技之长给大家送上吉祥如意,老人更是乐此不疲。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李园园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