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化的概念如今已并非超前化、未来化,而是现在进行时,如何将好的想法变成实际的效益,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对于共享篮球现象,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杨明则认为,共享经济是一股大势所趋的现代潮流,将其引导入体育领域是一种必然。
“体育经济的共享概念要紧贴体育特色,找准有针对性的发展方式,所以体育共享化并非一通百通,也并非任何项目都来者不拒。像篮球这样单价低、使用频率高的体育用品,从共享化操作走向盈利模式难度较大,因为篮球在健身人群中并非稀缺品。”
他建议,除了学校,共享篮球还应布点在体育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健身场所。
另一方面,杨明认为,共享经济回归体育本质,更适合走“共享场地”的路线。
“体育是一种多人参与的活动,所以场地的共享比单一体育用品的共享更符合体育人群的需求。共享足球场、共享篮球场、共享网球场、共享操场,更具备服务惠民的实用性与广泛性,符合人性化与全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