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函谷关镇中心学校:国学教育研讨课增添新元素

2017-04-28 15:54:40来源:三门峡教育信息港

??“道德,请接受我不全的德行,让它周全圆满上善合道,把道德奉献给社会!……”4月28日,函谷关镇中心小学多媒教室传来阵阵诵读声,国学教育研讨课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

为了进一步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学教育进课堂的实践研究,函谷关镇中心学校结合本镇实际,组织骨干教师开发了经典诵读课、品格教育课,图文九宫课、烛光静心课四种课型,此次研讨课旨在研讨四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并在全镇中小学推广。教研室许主任带领教研员参加了研讨。

李国锐、李彩红、张薇、张元彬四位老师分别执教了经典诵读课、品格教育课,图文九宫课、烛光静心课。课上,伴随着音乐,通过课前三调、诵读《复兴道德心愿词》及《道德经》双一章,使学生在身心放松、安静、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最后以诵读《感恩词》来结束学习,从小培养学生仁德之心和感恩之心,在学生内心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

教研室许宏博主任对四节研讨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表示函谷关中心学校在《道德经》进校园工作中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天的研讨课增添了师生互行拱手礼、课前三调等许多新元素,培养了学生注意力和记忆力。他提出了四点指导性的建议,一是经典诵读课要把朗读和吟诵结合起来,读出韵味,要把《道德经》诵读与《读老子,学成语》结合起来。二是品格教育课要以德为首,用品格教育的策略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明理,选择的事例要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解决当下的问题。三是图文九宫课要把记忆的内容转化成图形放在合适的位置,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四是烛光静心课上观看烛光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最后王鹏儒校长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不断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增强函谷关道德经研习社的力量。二是要加强传承道德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三是《道德经》进校园、进课堂、进村入户要接地气,在师生、群众中普及,实现立德树人、传承道德文化的目的。四是要做好《道德经》研习工作,研发《道德经》进课堂的课型,形成模式,在全镇推广。

阅读全文
    相关标签:
阅读(0) 编辑:ET005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