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则是解决了货源品质以及村淘合伙人收入。经过近两年的狂飙突进之后,村淘开始思考如何在农村真正生根、健康生长。
两年的村淘运营,已经基本实现了“三网”的打通:1.天网,即政府的支持。从省到村,各级政府推出相应的政策来支持村淘落地;2.地网,即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物流和信息渠道的打通。主要是菜鸟网络来搭建村淘物流网;3.人网,即人才建设。一方面是村淘合伙人,另一方面是吸引和培育更多懂互联网和电商等新经济的人才。
现在的3.0版本,则是伴随着农村淘宝合伙人成长的基础上,在生态服务、创业孵化、公益文化方面延伸出更多触角,当上述三个中心形成聚合效应时,农村淘宝将完成在农村整个生态体系的搭建。
村淘点将承担的职责绝非购物和卖货这样简单,而是接入阿里系从电商、金融、健康到文娱的全部资源,实现整个服务体系的下沉;而合伙人将转变为服务者,成为阿里巴巴为乡村提供日常生活便利、创业培训和支持、以及文化娱乐全方位服务的执行终端。
举个村淘文化节的例子,它的设置正可以被看作是三个中心设想的简缩版。无论是面向留守儿童的“超级课堂”、展示各地特产的“县域博览会”、发掘乡村传统技艺的“民间匠人”、还是民俗舞大赛,其宗旨在于接入资源、提供服务,从而在中国农村重建文化、激活农村生产与生活要素、并锻炼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农村商业人材。
下行解决城乡消费均等化的同时,给农村、农民、农业带来了思维和理念的变化,农村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了双向互动,农民在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的同时,也培养了重质量、重品质、重品牌的理念,农产品也逐步向标准化、精品化、场景化的方向发展。农村电商不能仅仅看能卖多少农产品,而要看到电子商务进农村后对农民生产、生活,创业就业,甚至是农村社会治理带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