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膜小哥自述:互联网冲击太大,贴膜致富成传说

2017-04-11 13:23:03来源:云南网 作者:-

手机屏幕越来越大,不小心刮花、摔碎,都成了常态。随之,为手机贴膜就成为必须,由此也孕育了一个手机贴膜业。曾几何时,关于贴膜致富的故事层出不穷,什么贴膜3年娶妻生子,贴膜5年光宗耀祖。那么实际情况又是怎样?记者走访了昆明贴膜市场。

现状 天桥贴膜小哥变门店坐堂师

小陈在贴膜业做了近4年,以前都在昆明市的小西门龟背立交桥下摆摊流动贴膜,每天多是下午出摊,工作到晚上11点多,白天就在立交桥人行通道口摆摊,随时做好收摊跑人的准备。

小陈介绍,4年前手机贴膜比较好做,虽然要躲城管,但每天挣个200元没什么问题,现在流动摊点难摆了,手机形状也越来越怪异,贴膜手艺不好弄了。于是他就到手机销售店打工,还是贴膜,再卖点配件。一个月也能有4000多元收入。

在小西门的品牌手机销售店,如OPPO、华为、VIVO等,只要购买手机基本都会赠送手机膜,即便没有赠送,店内也有相对便宜的手机钢化膜销售,消费者在买了手机后第一时间就能给手机贴膜,于是街边贴膜的流动摊点也逐渐减少。

一些游荡摊主,也纷纷转行进了手机门店当了贴膜小师傅。还有一部分也开起了自己手机配套商品的门店,在人流和地段比较好的地方继续贴膜的生意。

冲击 受互联网冲击 贴膜业透明化

以往的贴膜生意也随着市场而改变。几年前,手机还是非触摸屏居多,手机膜流行磨砂膜、镶钻膜、彩色膜、花纹膜、高清膜。随着手机和智能笔记本触摸屏的流行,现在的膜都注重防磨损,以钢化玻璃膜、镜面膜和防窥膜、高透膜等为主。

调查中,晚报记者经朋友介绍,加入了一个贴膜专业群,这里聚集了全国各地靠手机贴膜维生的“手艺人”,从深圳到新疆,几乎囊括全国。

阅读全文
    相关标签:
阅读(0) 编辑:ET005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