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长征” 义务护路员高宝军

2016-11-07 10:33:47来源:三门峡日报 作者:郑高飞

今年已经是高宝军作为一名义务护路员的第十个年头了。算下来,十年来他沿着铁轨已经走了两万六千多里,村里人说,高宝军已经相当于走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高宝军是湖滨区交口乡野鹿村的一名普通党员,1976年参加工作,1998年6月入党,担任过村里的防疫员,后来兼任治安巡逻员。2006年,时年54岁的高宝军成为陇海铁路线湖滨区交口乡野鹿村段的一名义务护路员,从此开始了他与铁路的不解之缘。

陇海铁路是我国东西铁路交通运输的大动脉,野鹿村正处在陇海铁路进入三门峡市区的大转弯处,是事故多发点。护路员的主要工作和任务,就是负责陇海铁路过境野鹿村两公里区段的安全隐患排查,确保铁路安全运行。

十年来,无论春夏秋冬、黑夜白昼、刮风下雨,高宝军都会沿着铁路线徒步巡查,仔仔细细查看铁路的“健康”状况。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将每次巡查护路的情况记录下来。翻开他的小本,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足迹……

2008年的一个夜晚,他例行巡查时,发现不远处的铁轨旁有两个黑影在动。他赶紧屏住呼吸,躲在隐蔽处仔细观察。借着夜光,他看到两个黑影费劲地将一团东西向铁路下边的国道移动,由于自己人单力薄,他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急忙向铁路公安部门报了案。随后,他与及时赶到的民警将那两个“黑影”抓获。原来,这两名犯罪嫌疑人从刚刚驶过的一列货车上盗窃了大量的铜板线,本想发笔大财,没想到被逮个正着。

2009年春的一天,他看到离自己不远处的上行线火车道内有位老人不慌不忙地走着,而在老人身后,一列火车越来越近,震耳欲聋的火车鸣笛声也未引起老人的注意。看到这种情形,他想都没想,不顾一切地飞奔过去,抱着老人就扑向铁路边。刹那间,飞驰的列车呼啸而过,老人得救了,但他却惊出了一身冷汗。

2010年7月的一天,刚下过暴雨,在他对铁路路基进行检查时,看到陇海铁路811km+50m处的一根高压电杆的基座旁被水冲了个大窟窿,电杆倾斜严重,高压线拉得很低,一旦有火车通过,后果不堪设想。他急忙给工务段和电务段打电话,维修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抢修。20分钟后,电杆刚刚被扶正,一列火车就疾驰而过。

2015年的一天,早晨六点钟,铁路边一树丛突然起火,由于没有带工具,情急之下,他用双手拿土块进行扑救,用树枝打,当时没感觉身体咋样,回到家才发现衣服破了,鞋烧焦了,手也受伤了。由于扑灭及时,并未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危险。

一路走来,仅从他护路笔记和口述中,排查消除的各类安全隐患就有100余起;协助公安机关打击破坏盗窃铁路设施违法犯罪10多次,化解涉铁矛盾纠纷几十起,救助精神病人及流浪拾荒人员7人,张贴、发放爱路护路宣传资料2000余份,编写爱路护路黑板报110余期,确保了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十年的巡路护路,铁路情缘已经深深地融入他的血液。如今,他虽然已经退休,不再是一名铁路护路员,但他依然习惯性地每天沿着铁路线徒步巡查,因为这早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高宝军一个人的“长征”仍在继续,长长的铁路线上,落日的余晖下,他的影子拖得很长。每趟火车从他身边安全驶过,他都会盯着火车远去的方向,久久凝望。

阅读全文
阅读(0) 编辑:薛睿倩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