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充值骗局改头换面 低价买流量银行卡被盗刷

2016-10-28 15:56:50来源:经济参考报

月末手机流量面临“超标”,你会不会购买流量包,以避免高额上网费用?江苏南京市民小李,最近就因为想要低价买流量,反而遭遇了被盗刷千元的骗局。

9月下旬,刚刚更换4G苹果手机的小李在上网过程中无意看到一则广告,声称可以快速低价充流量。考虑到换了4G新手机后,每个月流量确实不够用,小李没有多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添加了广告中标注的QQ号。添加信息一发送,对方立即通过,将小李添加为好友。小李告诉对方,自己要充15元的流量。进一步聊天过程中,对方还告诉小李,如果想低价充流量,还得添加他们“店铺经理”的微信号。

小李仍然没有警惕,按对方提供的信息添加了“经理”的微信号。“经理”告诉小李,按现在的低价充值服务,充15元的流量只需要微信支付1元即可。“我当时觉得捡了个便宜,15元的流量只要1元,就想要试一试。其实这时候我也长了个心眼,但查询以后发现,我的微信零钱里面只有1.26元余额,就觉得用零钱付款,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小李对民警说。

于是,小李按提示扫描了对方“经理”发来的付款的二维码。谁知扫描二维码完成付款后不久,小李的手机就收到一条短信,称其微信绑定的银行卡扣费1999元,所谓的“经理”也很快将他拉黑。此时,小李才意识到不对劲,立即赶到附近派出所报警。

无独有偶。就在小李被骗的9月,江苏江阴也有市民因为想低价买流量被骗走上万元。9月上旬,当地市民小何也添加了一个名为“北京市电信流量”的QQ群,并联系群主称需购买流量。对方让小何转账50元到其支付宝内,随后,又让小何先登录支付宝,说将会通过QQ将链接发送给他。小何按对方要求操作后,跳出很多验证信息和验证码。一一填写和验证后,余额宝内1万元现金竟被无故转走,这时小何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两地警方称,4G网络普及后,“拇指族”流量不够、想要购买流量包的情形增多,不法分子正是盯准这一“商机”,以低价流量为诱饵,盗走机主手机银行、支付宝等电子账户中的钱财。8月以来,已经出现多起以出售手机流量为名,向购买者发送虚假付款链接或二维码实施诈骗的案件,部分案件涉案价值较大,并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民警张鑫介绍,网上充值骗局是骗子惯用的手段,不同时期,不法分子根据当时流行的商品对骗局“改头换面”,包装成抢购实物商品、话费、流量等等。但万变不离其宗,此类骗局中,两个关键点不会改变。一是宣传途径非官方,往往在QQ群、微信等在线聊天工具进行传播,发布广告。二是付款方式并非正规购物网站页面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而是另外发送网页链接或二维码,要求点击。这些链接或含有盗号病毒,或要求输入付款验证码,一旦受害者上当,电子账户或绑定银行卡内的余额就可能被盗走。

警方提醒大家,不要轻易点开不熟悉的网址链接,切记不要在不熟悉的网站链接上填写个人身份证、银行账号等相关信息。出现手机中毒的现象时,要及时用杀毒软件对手机进行杀毒,防止木马病毒窃取手机内的个人账户信息。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财产,最好不要将过多银行卡与社交APP进行绑定,避免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发生。

阅读全文
    相关标签:
阅读(0) 编辑:薛睿倩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