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瑞典老太生在渑池12岁离开中国 渴望重访中原

2016-01-13 19:29:35来源:大河报

  
直到2010年的一天,纪晖见到了老太太。不过遗憾的是,“当时她行色匆匆,只是简单询问了我在瑞典生活习不习惯,喜不喜欢瑞典便匆匆离开了。”
  
回忆|说起往事,瑞典老太太热泪盈眶
  
纪晖说,2012年她硕士毕业回国后,得知她和瑞典老太的相遇后,中国社科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栓朝便给她一些瑞典人在渑池的老照片,让她拿给老太太辨认。
  
2013年10月,二人终于在老太太的家中见面详谈。
  
这次见面,从此深刻影响了二人的人生。
  
“我问老太太还会不会说中文,能不能试着跟我说一下,她笑得像个孩子一样摆着手说:‘我不中,我不中’。当时我就震惊了,这河南话比我说得都地道!”
  
老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地图告诉纪晖,她出生的地方叫渑池。因老人的发音不是特别标准,纪晖半信半疑地追问:“是Miǎnchí(渑池)吗?”
  
老太太欣喜万分,连忙点头。纪晖赶紧从电脑里打开带来的老照片给老太太看。交谈中,老太太告诉纪晖,她的父亲1908年来到渑池当牧师,她1933年就出生在渑池。
  
意外的一幕发生了。
  
当老人看到一张一家四口的老照片时,突然双手掩面而泣,待稍稍控制情绪后,语气激动地告诉纪晖,照片上的一家四口就是她的父亲、母亲、她和她的妹妹!
  
说完,老太太又哭了,一遍遍地抚摸照片仔细看,一旁的丽萨也眼含热泪。
  
纪晖随即通过微信与杨栓朝进行了语音通话,杨栓朝问老太太是否记得如意、乐意、满意。纪晖翻译给老太太之后,老太太喜极而泣地说:“我就是如意”,并拿出笔和纸写下她的中文名字:裴如意。老太太还说,她的妹妹叫乐意,弟弟叫满意。他们都是在中国出生的孩子。
  
老人告诉纪晖,她12岁离开中国。但自从离开中国,却一直放不下那片土地,“那里是她的故乡,有她思念的人,有她热爱的一切”。
  
“她说特别怀念幼时的红薯汤,爱吃柿子。”纪晖告诉大河报记者,老太太十分钟情中国食物,离开中国之后还自己做中国饭菜,比如烙馍、白粥、面条等。老太太的中国情结十分重,在她的家中,随处可见有关介绍中国的书籍、中国的画和各种装饰品。
  
心愿|有生之年,重访中原
  
老人说,她小时候在陕县(如今的陕州区)、渑池、新安都生活过,而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陕县菜园生活的日子,其中有一张老照片就是她在菜园的时候和当地孩子一起读书时拍摄的。老太太虽然身在瑞典,但心里时刻牵挂着故土渑池。
阅读全文
    相关标签:
阅读(0) 编辑:M001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的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三门峡生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其它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smxtougao@163.com
相关阅读
新闻热图更多 >>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