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屡禁不止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即使被发现学术造假,一般也由医院内部给予通报批评、降级等处罚,成本并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SCI论文数量挂钩职称评级,在一定程度上大幅推动了我国SCI论文发表量的快速增长。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中国科研人员对SCI论文的贡献量不足2.5%;2006年,这一比例超过了德、英、法和日本,仅次于美国;到2015年,这一比例则超过了20%,而美国的贡献量则在25%左右。
此外,近年来,我国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可见一斑。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298.4亿元、11846.6亿元、13312亿元、14169.9亿元,4年间累计增长了37.59%。
部分“枪手”收缩战线
在造假的背后,有一条隐秘的论文“枪手”代写、代发产业链。
4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通过搜索引擎和QQ群搜索有关“论文代写、代发”的信息。
记者加入两个“医学论文发表”QQ群时,还被要求支付了1元入群费,群主直言“这一设置是为了提高门槛,希望进群的人都是真正有需求的人。”
记者以公立医院医生身份同多名“枪手”进行交流中发现,该条产业链已经划分低、中、高等层次。
比如最低端的造假,“枪手”提供代写服务,所发期刊为国内非一流期刊,3000字论文收费在3000元左右;中等的造假则针对国内一流期刊,如有实验需求,可由代写者包办,3000字的医学论文收费在万元以上;高等的造假则针对SCI类,收费往往在几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SCI所纳入的期刊频频因造假撤回论文,已经让部分“枪手”收缩战线。
“你要发布在SCI上就别找我了,现在不做这个业务,去年年中就没做了。”一名提供论文代写服务的人士直言,2015年以来的论文撤回风波,导致以前的造假手法不那么好用了,自己是小工作室,被查到的风险太大,干脆就放弃了这块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