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反复多次,A通过多种支付渠道向骗子转账,累计被骗137985元。家长发现银行卡余额不翼而飞,追问A后才知被骗。
【诈骗手法分析】此类诈骗,充分利用青少年玩家经济不充裕、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幻想廉价充值换取海量游戏点券的心理,从10元、50元等小额资金入手,设计连环圈套,越骗越多。
二、一元木马盗刷
1月3日,某游戏老玩家B在游戏内看到广播消息“50元得1套任意职业极品装备!”。B在该游戏中扮演一名法师,觊觎一套极品法师装备已久,而通常获取这样一套装备需要投入数千元人民币。于是,B通过小窗添加对方为好友。对方向B声称自己是官方客服,这是官方推广的一个新活动。
在向所谓的“官方客服”支付了10元后,“官方客服”表示需要再支付1元钱激活账户状态,并向B传输了一个伪装成支付程序的木马文件。B点开运行该程序后,电脑被诈骗人员控制。B同学看到显示为“1元”的支付金额,按照“发货客服”的要求,一步步输入支付账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后,发现自己银行卡中的余额9320元不翼而飞。
【诈骗手法分析】一元木马程序的功能包括:监控支付页面、修改页面显示、修改支付金额。坏人假扮官方客服和发货客服等多个角色,轮换欺诈玩家,以1元钱的微小付款金额,麻痹玩家心理,诱使玩家运行木马程序,修改支付网页显示信息为“1元”,后台却盗刷玩家全部余额。
三、钓鱼网站诈骗
2016年12月底,某冒险类游戏老玩家C收到玩家收到一封邮件,称有官方活动可以领取钻石和金币并附上链接,点开信息内的链接,网站提示“官方活动”、“输入帐号密码领取奖品”, C在网站上输入游戏的帐号密码后,网站提示领取发生故障,需联系“官方客服”认证。C向所谓的“官方客服”反映情况后,该客服提醒C帐号存在异常,需支付30元认证费(承诺返还)并提供扣款信息截图,坏人则根据扣款信息判断玩家C资金余额4294元。随后,坏人以此余额为上限制作付款二维码,要求C扫码通过线上审核,结果C发现“花呗”余额被盗刷4294元。